蒋益澧决计投降,如何处置他手下的六千湘军,却是一个令人挠头的难题。
按照复兴会《俘虏工作条例》,应该优待俘虏,尊重俘虏意愿:
对于下级官兵,愿意加入左七军者,准许其参军;愿意返乡者,经教育后发给遣散的路费。
对于中上级军官,应严加甄别,将其区分为顽固分子、中间分子、积极分子。具体政策则为监禁改造顽固分子,慎重留用中间分子,重用积极分子。
但左七军与湘军鏖战多月,自身伤亡也很大。官兵群情激愤,要求以牙还牙,报复湘军。
大家普遍认为,湘军不同于普通清军,思想顽固,骁勇善战。假如按照旧例释放他们回乡,他们肯定会重新加入湘军,成为左七军心腹大患。
就连左七军复兴委员邹世安,也不赞同释放战俘。他说:
“湘军不同于绿营,内部凝聚力很强。曾国藩自任大帅,分任统领,统领自行任命营官,营官自行任命哨官,哨官自行任命什长,什长自行招募十名士卒。
“因此,湘军士卒紧跟什长进退,什长紧跟哨官,哨官紧跟营官,营官紧跟统领,各统领又只听曾国藩一人的。曾国藩以师生、同乡、同族为纽带,严密组织湘军,非普通绿营可比。
“咱们善待湘军俘虏,他们倒不一定领我们的情。万一统战工作做不通,湘军一窝蜂地要求返乡,咱们岂不被动?刚好中兴公司需要扩产,不如留下他们做苦工。待他们劳动改造得差不多了,再释放他们回乡。”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hehebook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