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玉瑶站在田地边拿出速写本开始快速速写,除了记录面部表情以外还要注重每个人劳动时的动作,以及各种农具的使用。画的差不离了,她就把东西装好放在树下,自己也下田干活,除了体验农活以外,也是学习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。
中午的时候,在田里呆了一上午的殷玉瑶通常和知青们一起去食堂吃饭,一边聊天交流一边吃饭也能更加了解农场的生活。
如今虽然青菜类的还没长出来,但野菜已有不少,食堂好歹不是单纯的萝卜土豆白菜了,也比以前多了些花样。大河开化,食堂隔三差五就酱焖一大盆的河鱼,比指头略微长一些的柳根子和老头鱼是最受欢迎的,鱼小肉嫩,连刺都不用吐,拌着饭嚼一嚼就咽下去了。
如今外面暖和,食堂的凳子一半在屋里,一半在外面,比大冬天人挨人胳膊挨胳膊的放松多了。
马书记觉得知青老这么吃饭不是办法,趁着开春刚翻松土地,不是特别农忙的时候,决定领着知青在场院里盖了个大礼堂。平时的时候大礼堂里可以摆上桌子凳子当餐厅,开大会的时候也能用上,就不用他一个屋一个屋的跑了。每隔十天半个月的还能请放映队来这里给知青们放电影,等年底自己也能组织个文艺演出一类的。
知青们对盖房子的兴致都相当高涨,一部分人盖大礼堂,一部分人在家属区盖新房,趁着开春多盖上几套,这样要结婚的打了报告就能领房子住,不用等太久。剩下的就翻地耕田了,好在现在机械设施多,一台机器能顶几十个人手,倒也不至于干不完活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hehebook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