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们知道,秦始皇“奋六世之余烈”有了统一六国的实力。唐朝经过唐太宗李世民、唐高宗李治、周国皇帝武则天的治理,国力强盛,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这一代达到顶峰,这才有了真正属于百姓的开元盛世。】
被天幕盘点忽略的李渊、李旦等人:“……”
唐高宗李治心中宽慰不少,武则天不愧是他的知己,延续了他的政治理念,之后继承皇位的人也是他们的血脉。
他心软了。
前些天得知武则天会是女皇后,他想过废后,到底还是忍住了,因为他需要武则天这一贤内助帮忙处理政务,所以退而求其次的决定立一个让武则天殉葬的遗诏,可保无忧。
现在,他不想立这种遗诏了,倒是要叮嘱武则天好好教育孙子。
不,他现在就叮嘱太子李弘好好教育儿子。
临朝称制的吕雉十分羡慕武则天,也想要称帝,但是条件不允许。她只生了一个刘盈,还早亡。如果刘邦的儿子都是她生的,所有的刘姓诸侯王都是她的子孙,或许她就能够排除万难称帝。
她想要称帝,朝堂上的阻力太大了。
【李隆基和前面盘点的败家皇帝司马炎一样,看到自己创造了盛世,然后就飘了,变得昏庸起来,前后判若两人。和司马炎一样,不听劝告。
司马攸建议除掉胡人刘渊,司马炎不听;张九龄劝李隆基杀了胡人安禄山,李隆基不听。】
【李隆基由明变昏的转折点在公元736年,也就是开元二十四年,罢免宰相张九龄。】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hehebook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