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康、陈平的发言令满朝大臣吃惊,同时也令康宁帝有所不解,毕竟一开始极力主张降罪于张宏的,也是他们二人。
康宁帝淡淡开口:“二位爱卿,朕记得你们起初可不是这个态度?”
帝王之威,将刘康、陈平二人吓得连连求饶:“陛下!是罪臣二人有所疏忽,这才酿成如今这桩冤案,臣二人知罪!”
“朕倒要听听......你们何罪之有?”
刘康跪着开口:“当初呈递于陛下面前的折子,的确被人掉过包,那日早朝后,罪臣突然回想起来,张宏张大人的奏折,罪臣二人都翻阅看过,那句大逆不道之言,的确子虚乌有,是后来才被贼人加上!”
陈平附和道:“文渊阁虽处皇宫,但来往进出的人也不少,若假借送奏折的名头,来一个鱼目混珠、以假乱真,也并非不可能。陛下......说到头来终归是罪臣二人的疏忽,我二人知罪!”
“依你们所说,那封折子并非由张宏所写,那写的人是谁呢?又是为何所写?”满朝大臣都在这儿看着呢,康宁帝自然不能被三言两语糊弄过去,不然他的帝王威严必定受损。
虽然康宁帝想宽恕钟逸与张宏,但也有有一个合适的理由。
“回禀陛下,那日早朝之后,罪臣二人寝食难安,由于我二人疏忽,陷张宏大人锒铛入狱,张大人既无辜,对大宁又忠心耿耿,所以罪臣二人为了洗清张大人的冤屈,也为了让陛下您见到真相,便展开了一系列搜寻......”刘康一顿,紧接着陈平又补上:“皇天不负有心人,在罪臣二人的努力下,终于找到一丝线索,那日向文渊阁送折子来的,是位司礼监的小太监,经罪臣二人盘查,他与张大人有过矛盾,因为其不懂规矩,张大人当着众太监们的面儿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。至此,这位小太监便把张大人记恨上了。众所周知,司礼监与内阁的来往联系一直都不少,而那位小太监也有几分小聪明,借着送折子的机会,将伪造张大人字迹的奏折换了一份儿,而真的则留在他自己手中,假得则是通过罪臣二人之手,呈递在陛下面前,令陛下勃然大怒,令忠良蒙冤入狱啊!”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hehebook.com
(>人<;)